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契丹之梦

第036章:当了总督

上一章说到箫空宁遵循外省官员进京的惯例:要打点相关的衙门和官员,也就是所谓的“冰敬炭敬”。

大多数的礼不需要箫空宁亲自出面,只要礼送到了就行了。但是有两家箫空宁是必须登门拜访送礼的,一个是耶律斜轸大人,另一个是韩匡嗣。

耶律斜轸是目前的朝臣中第一人,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官威显赫。但是这不是必须亲自出面的原因,主要还是箫空宁与他私交甚好,有感情,就算没有送礼的事也会登门拜访。反过来让耶律大人造访箫空宁就违反了礼数,哪有高官给属下拜年的?

需要亲自登门送礼的第二个是韩匡嗣,因为他是韩姑娘的亲叔叔,也是促成这桩婚姻的人。韩家出面办事的是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,他是韩姑娘的表哥。奇怪的是到现在为止,箫空宁还不知道韩姑娘的父母是谁!

韩匡嗣是朝中大臣,他在朝中不显眼,但是地位稳固。这是因为他是著名的医生,据说水平很高。当今皇上多病,是离不开医生的。

箫空宁对见过两次的韩德让印象深刻,主要是因为韩德让身材高大魁梧,目测可能接近一米八的个头。古代人个头大多矮小,一米八就是出奇的高了,难怪他会成为一代名将。

可以想象,高大的身材,穿上盔甲,骑在战马上冲锋陷阵,那是威风八面。冷兵器时代里,著名的战将大多身材魁梧。

韩德让能够出头的第一条件还是他有个做朝廷大臣的父亲,如果不是这层关系,他身高体壮不过是个傻大个而已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箫空宁拜见韩匡嗣没什么故事,无非是客套话,并且说不上几句话就告辞了。

箫空宁一直疑惑着:已经订婚了,怎能没人提女方长辈呢?他真的不敢问,这可是皇上赐婚啊!怎容他说三道四呢?

对这反常的事他心中也有猜测,是不是韩姑娘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平民,并且家境过于寒酸,以他现在的身份实在无法接待他呢?可是按韩匡嗣的地位来说,给他们几亩良田,送一处宅子也不算大事,破费不了多少银子,韩匡嗣没有办,那就可能另有难处了。

难处在哪儿呢?再猜下去就不敬了,毕竟是岳父岳母,是长辈。

不想了,只能等成亲之后再说,无论什么情况总会知道的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拜访韩匡嗣太平淡,可是拜访耶律斜轸却有故事。

次日是个好天气,箫空宁坐着马车带着礼物去拜访耶律斜轸。

听到仆人通报,耶律斜轸出来迎接,笑着说道:“箫兄弟,难得你来看我,还带什么礼物呢?见外了不是?”

寒暄礼节的话没什么营养,我们选有意思的说。

坐到客厅里,箫空宁看到了,在桌子上放着两根箭杆,一个精良的一个粗糙的,耶律斜轸还不时的拿起来把玩。他这是对于制作箭杆的事还是念念不忘,还不是疑虑没有消除?于是话里话外的总是提这件事。

于是箫空宁也就不得不说箭杆的事了,他说道:“我知道您一直惦记着制作箭杆的事,今天咱们就敞开了说一说吧。”

这句话让耶律高兴起来,忙着斟茶倒水的。

箫空宁继续问道:“大人您见过做瓷器的吗?”

好瓷器出在江南,这是大家都知道的。但是北方也离不开瓷器呀,锅碗瓢盆的家家都有,这么大的数量当然要本地生产,百姓家也用不起景德镇的瓷器呀?

耶律说:“咱们京城就有磁窑啊,就在城北边不远。我没去过,但是他们怎么烧瓷器我是知道的。”

在古代,手工业种类不多,市面上的人大多是知道的,没亲眼见也听说过。

箫空宁不再问了,竟自开始讲解,他说:“磁窑里烧制碗、盆等瓷器,先要用瓷土做坯料。做坯料也有好几道工序,对过细的我们不管他了,我们说的是道理。总之,坯料是放在可以旋转的托盘上转起来,然后用手或刀具修正坯料成型。

“我们做箭杆也是同样的方法,让木头坯料旋转起来,用刀切削它,木料就变成圆圆的箭杆了。

“制作箭杆和制作瓷器的道理是一样的,用这种办法是不是比一刀一刀的削要好的多,也快的多。工匠做箭杆用老办法一天做20支,新办法一天可以做400支,并且箭杆做的更漂亮。再高明的工匠用手工怎么也赶不上新法制作的箭杆呀。”

耶律听的直眨眼睛,张着嘴巴好一会才说出话来:“真是这么做的吗?这个。。。。。。这个。。。。。。那木棍能立着吗?用刀一削不就倒了吗?”

箫空宁:“是啊,这就要想办法了。多琢磨琢磨,办法就想出来了。比如说切削力量大,就要把木条牢固固定在转盘上;木条的尾端也要固定,还要让木条旋转起来。总之就是一句话,做工遇到难处就要想办法,只要肯动脑,就没有办不到的。”

耶律斜轸拿着箭杆左看右看的,似乎在琢磨箫空宁说的话。

他说:“我好像明白一点了,辽东真是有能工巧匠啊!”

既然明白了,箫空宁也就不必再多说了,但是还要嘱咐他几句。于是说道:“耶律大人,我要提醒一句,这可是咱们大辽国的机密呀!我今天说多了也有点不合适。您可是咱们大辽国的宰相啊!其他人可是不该知道的。所以您明白了就好,可不能对别人说。”

耶律斜轸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,他瞪着眼睛说:“我明白什么了?你告诉我什么了?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,保什么密呀?”

他眼珠一转,又说道:“让我保密也行,你给我做一个。这东西叫什么呢?管它叫什么,给我一个就行。”

这就有点不讲理,倚老卖老了。

箫空宁也不能跟他计较什么,话说到了就行了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在京城已经没什么事了,该回辽东了。箫空宁正在打点行装准备启程的时候,太监花里突然来了。

箫空宁的小庄子在城外,花里一行十来个人是骑马来的,马队一进庄子就惊动了庄子里的人。

得到消息的箫空宁,恭敬地等候在大门外,府中众人也来到庭院,躬身迎候。

花里下马,手托一卷黄色的纸,腆胸叠肚的大步走来。对行礼迎候的箫空宁只是点头示意,径直上台阶,进入大门。箫空宁知道这是圣旨到了。

花里走到堂屋前,一副公鸭嗓的声音说道:“圣旨到!”

箫空宁立刻整理衣冠,长随石头指挥着仆人在堂前摆设香案,箫空宁焚香叩拜,跪在案前。

太监花里手持明黄色的圣旨,神色庄重地向前走了几步,清了清嗓子,高声宣读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箫空宁才德兼备,主政一方,政绩斐然。今敕令其为辽冀总督,统督辽东、临潢、大定、冀东。望其殚精竭虑,守土安民,不负朕望。钦此!”

箫空宁双手接过圣旨,心情有些激动:“臣,箫空宁接旨,谢主隆恩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宣旨的仪式完成了,花里立刻放下架子,露出笑脸,点头哈腰的说道:“恭喜总督大人!”

箫空宁:“同喜,同喜!花公公请!”

把花里让到堂屋奉茶,这就是个客套,哪里真的口渴了喝茶呢?

二人刚坐下说着客套话,石头拿过来一个红布包,箫空宁转手奉上:“花公公辛苦了,一点茶水钱,不成敬意。”

花里接过来,掂了掂分量,差不多有十两吧。眉开眼笑的说道:“让总督大人破费了,在下就不打搅了。”

在官场,十两银子是小意思,可是在平民百姓家里就是两三个月的口粮了。

花里行礼告辞,箫空宁一直恭送到大门外。

东京留守是一省的最高长官,相当于巡抚,品级为正2品,但是辽东是二等省份,官阶降一级就相当从2品了。现在升任四省总督,属于从一品,这就是连升两级。确实是皇恩浩荡啊!

在辽国有品级,但是不像宋国那么重视。

他这个总督管着四个行省,但都是偏远地区。

我们知道辽东是现代辽宁省的一部分。临潢和大定都是内蒙古草原,一个在阜新(五峰县)以北,另一个在阜新以西,虽然地域范围不小,但是没多少人口,并且几乎没有大城市,都是四处游动的蒙古包。

冀东就是沿着渤海一带,现代里的山海关、唐山天津一带地区。我们说过的,古代里沿海都是荒芜之地,没多少人口。

也可能是萧皇后为赏赐箫空宁总督职位拿来凑数的吧?不管怎么说,箫空宁升官了,这是实实在在的。

未完待续。

—end—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